- 近日,合肥市经信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和包河区人民政府制定了《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以指导和规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工作。该细则为合肥市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再添助力。
- 7月23日至25日,由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和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指导的第二届汽车安全与召回技术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与会代表们聚焦车联网发展趋势和核心防护技术研发,探讨如何保障智能驾驶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
在刚刚结束的本届全球网络峰会上,来自国际电信联盟等机构的专家小组提出,针对日益兴起的“自动驾驶”技术,有必要建立统一的国际标准对其进行评判,未来借助于人工智能实现无人驾驶的车辆上路前也要通过必要的考试。
-
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接受程度明显高过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并且愿意为自动驾驶支付更高的费用;中国人口密度高、人口规模大这也是中国发展自动驾驶的先天有利条件;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也有信心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走在世界前列。
-
记者从正在天津举行的2019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获悉,与会嘉宾认为,露天矿是5G技术理想的落地场景之一,而“5G+无人驾驶”将成为我国矿山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应用方向。
-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院士11月22日在“2017年智能交通年会暨常熟国际智能汽车周”开幕致辞中说,我国智能交通转型将于明年启动,智能交通将迎来创新发展黄金时代。作为最有希望首个实现无人车量产的企业,百度将“阿波龙”无人车量产的时间表提前了两年。与此同时,各大传统车企也在有条不紊地执行着各自自动驾驶汽车的生产计划。显然,越来越智能化的人机技术和驾驶体验,将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随着汽车公司继续与科技公司和叫车服务公司合作以更快更有效地创新,无人驾驶汽车即将成为现实。但在无人驾驶汽车时代,人们对未来的隐私安全产生了疑问。汽车行业巨头似乎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创新和便利将会付出代价。
-
“我国无人驾驶技术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力度大。公众对此项技术的接受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认为我国无人驾驶技术或需经历十五年到二十年的时间即将普及。”这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王郸维在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后接受新华网专访时所说的一番话。大家眼里的无人驾驶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更应该叫自动驾驶,通俗的理解即为车不受人的控制可以自动前行,不论车上是否有驾驶员乘坐,只要不是受人控制则为无人驾驶车辆。虽然技术上我们有所欠缺,但总归,我们已经能在实验环境下实现自动驾驶了——前一到两年,不管是汽车主机厂还是Google这样的科技公司,都可以把他们的无人车拿出来亮一亮,比如让无人车跑到测试场地里,人少的大马路上,但终究要落实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难度是挺大的。
产业狂欢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以及保有量均在逐年增加,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与之相对应,我国轮胎工业也实现快速增长,自2006年以来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轮胎的总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35%,出口量占总产量的50%左右。 [详情]微博热议